首页 城市

“世事无常”!十年了,切糕依然切不准,只是报警的变成了卖家

发布时间:2023-03-28 15:17:51来源:李又柔爱娱乐

顶级食材,切糕!

除了贵以外,切糕以切不准成名,一刀下去轻则一个月的生活费,重则一学期学费都不够。

因此也承载了很多80 90后大学时的回忆。


(资料图)

当我们走出了稚嫩,走向了成熟,看到街头的切糕时会是另一种心境。

近日,山东济南,一位山东大哥想找找年轻时的回忆,决定买一斤切糕尝尝。

换做是我的话,看到街头买切糕的应该也忍不住买上半斤,尝尝当初只敢远观的顶级街头食材。

卖切糕的大爷很懂大哥的心情,只需一刀就让大哥找回了大学时的激动,切完过秤,4斤!切糕没有辜负自己的威名,“切不准”!

大哥果然激动了,也找回了曾经的自己!

立马开始和大爷争辩了起来“我要一斤,你给我切四斤。

大爷也据理力争,“你自愿同意让我切到这里的。”顾客是上帝,按照你的要求来,还成我的问题了?

买切糕的大哥一气之下转身要走,大爷急了,“你给我站住,我报警了!

以前都是购买切糕的报警,这可能是第一起,卖切糕的摊主要报警的事件。

和以前对比,4斤应该算是良心了吧?而且切完糕不是你想切就切,想走就走的。

以前我上大学时候随处可见卖切糕的,看着色泽鲜艳,葡萄干,红枣,各种干果,总让人忍不住想问一下。

那时候有两个误区。

第一个是把两说成斤,让你感觉特别便宜。第二个就是他切的时候一直在问你,“这里切行不行”“那这里切咯”(这两句话需要带口音),完全是为了宰人而宰人。

不过他们也看人,看到你一个学生样子,基本上二百块钱是没跑,真切多了,你给不起也比较难搞。

就算被坑了,自己选择的切的位置,有理都说不清,无奈之下掏出自己紧张的生活费,跟其他同学再借点钱,小心翼翼地品尝有生以来吃过的最贵的东西。

以上的事情就曾经发生在我舍友的身上,应该是在2006年左右,她让我也尝一小块,我没有吃。

有人会问,明摆着坑人,直接走,或者报警行不行?恐怕是不行。

除了卖切糕的摊贩以外,周围还有他们的人,你要是走人家就围上来了,卖切糕的手里还握着那把切切糕的有合法来源的刀,不敢走。

报警呢也很难解决问题,明码标价,按照你的要求切的,民警来了协调完可能还得含泪买下。

而且那个时候没有自媒体,很多事情得不到传播,后来随着此类事情越来越多,尤其是在2012年底,16万天价切糕赔偿事件的出现,大家也慢慢认识到了“天价切糕”,切糕摊贩慢慢走向末路。

大家这个时候才明白,原来那辆破旧的三轮车上面,拉着的是一套房!

回到山东济南的事件中,买切糕的大哥这是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。”而大爷也算是成人之美,还为切糕正了名!10几年过去了,依然切不准!

其实大哥转身就走还因为卖切糕大爷的一句话,“给你媳妇买你还这么计较。”男人都好面子,这句挤兑的话,成了反向坐标。

事情最后怎么解决不难,各让一步协商一下就好了,都不用麻烦民警。

关于切糕的价格合理不合理?我去网上查了一下。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曾经报道过新疆切糕的做法,供大家参考↓

切糕又叫玛仁糖,将90公斤的葡萄汁经过4小时的熬煮,浓缩成30公斤左右的葡萄糖浆,再将精挑细选的青葡萄干、核桃仁、葡萄干、巴旦木、腰果仁等原料和糖浆一起搅拌,完全搅拌均匀后放入模具,重物压制,晾晒。

用料成本,制作工艺,并且新疆的葡萄,以及其他干果类的产品本身价格就比较贵,也被人们认可,对比几块钱一个“小士力架”价格高也不是完全不合理。

至于采访中的和街头叫卖的是否有不同,就不太清楚了!

问个小问题:如果你碰到街头卖切糕的,你有把握买个半斤吗?

#好内容我来评##切糕老板多切3斤威胁不买就报警#

上一篇 下一篇
推荐阅读 more